国内钢铁企业普遍实施了ERP,并在销售管理模块中提供了询单、接单、价格维护、发货通知单开立、收款、销售结算、及客户授信管控的作业功能,支持企业的销售业务。但对于钢铁产业来说,随着期货销售订单与客制订单的日益增多,ERP上销售系统各类缺失逐一呈现,成为企业信息化或升级改造规划中必须面对的议题。
1. 当公司客制能力的提升,定价调整与维护的困难度急遽升高。
2. 当销售员接单时,对于客户询问规格、尺寸、试验性能、包装..等各项客制要求,经常要来回联系生产部或技术部,询问厂内技术支持、与可向客户承诺的交期和出货量。
3. 客制要求越多,接单前利润与成本预测难度越高、成单后生产与质检执行越复杂。
4. 面对客户对销售订单的排产、生产、出货的进度询问,需要投入大量人工汇集信息才能回复。
1. 价格管理:ERP价格订定是针对料号 (以BOM表为基础) 进行预先订价模式,而不是以产品属性动态结合订价模式。因此,料号数据规模随着客制需求而指数性增长,方能进行价格数据维护。
2. 订单评审与交期预测: ERP接单时,没有质量与生产计划模块的支持下,无法同步进行质量评审、及交期预测,而必须辅以人工判断,影响接单作业效率及误接技术上、时程上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订单。
3. 接单效益测算: ERP接单时,没有成本模块的支持,或ERP上的成本模块未能提供各工序成本数据时,将造成销售订单无法即时汇集各工序成本,致使接单效益测算结果较难反映出工序投入。
4. 订单跟踪与出货管控: 由于客制订单生产过程中,各项合炉、组坯、批次关系复杂,ERP无法在线取得各产线MES上各存货识别号(ID) 的生产计划或实绩时,便难以对订单的生产、发货状况进行跟踪,进而影响客户满意度。尤其当出货管控发生问题时,极易造成堵库、进厂堵车或出厂堵车,间接影响生产。

中冠公司以产品规范、客户、制造规范为销产转换的核心基础,发展适合钢铁企业特性的产销质一体化平台,并与客户ERP深度集成。30多年来,产销一体化平台实施效益深获国内外各大型钢企肯定,符合钢铁业连续型生产模式及客制订单作业需求,成为国内钢企转型升级的最佳方案。